高通不可能在美國起訴蘋果,因為中國市場與專利,只有中國有管轄權和專利屬地權。據悉,高通本次告的蘋果在分支機構有,高通不可能在中國告美國蘋果總部,我們管不上,693、蘋果公司歷年專利公開趨勢柱形圖根據該圖可知,在近三年,蘋果公司每年公開8000件專利。
1、蘋果的專利有多少?
這是一個好問題,關于蘋果公司的專利,我的回答如下:1、蘋果公司總共擁有專利98289件。2、蘋果公司在各國或地區(qū)的專利數(shù)量分布情況受理局:專利數(shù)量美國:29120中國:578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4479歐洲專利局:4030韓國3442澳大利亞:3117日本:3104中國臺灣:2312中國香港:1574加拿大:10693、蘋果公司歷年專利公開趨勢柱形圖根據該圖可知,在近三年,蘋果公司每年公開8000件專利,
4、蘋果公司的專利類型分布圖專利類型:專利數(shù)發(fā)明:52017外觀設計:9073實用新型:1498由此可知,蘋果公司非常重視外觀設計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達9000件以上,這是由手機行業(yè)的特性造成的,因為決定手機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手機的外觀哈。在一定意義上,顏值即正義,產品的外觀是非常重要的,蘋果公司為了拍IPHONE的產品圖,通常需要花費數(shù)百萬美元,這是真正的工業(yè)商業(yè)拍攝。
2、蘋果在美國被判侵犯高通專利,所生產的每部手機需賠償1.41美元,你怎么看?
傳說中的專利流氓再次出手,高通可以說基本上用各類芯片尤其是在通訊芯片領域戰(zhàn)遍了各類對手,而且勝績頗佳,究其原因,首先一個不得不說,就是現(xiàn)在全世界國家對軟實力得重視,也就是各類知識產權的保護已經作為戰(zhàn)略來考慮了。未來世界,發(fā)生大面積的火拼也就是世界大戰(zhàn)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資本和經濟的掠奪從來沒有停止,而曾經依靠戰(zhàn)爭來平衡的策略已行不通了,
所以,依靠經濟尤其是帶有保護策略且不可復制的產品和技術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像高通也好,蘋果也好以及我們的華為都在技術創(chuàng)新領域大量投入研發(fā),并取得專利技術,就是防止其他方利用專利來進行的訛詐,當然收取專利費是無可厚非的事,因為技術的研發(fā)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其實也是對成本的一種回報。另外就是這個專利的轉移,其實無論每部手機加收多少錢,最終的成本都會轉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買單,就算那種訴訟索要大量賠償金額的情況在內,大部分的成本都會慢慢的轉移到消費者手中,
3、美國兩家企業(yè)高通和蘋果的知識產權之爭,為什么會在中國地方法院提起訴訟?
謝謝您的問題。我認為,高通與蘋果的產權之爭,意在中國市場,高通的目的。中國是智能手機大國,是高通與蘋果的重要合作伙伴與目標市場,在中國市場占得先機,就會在兩者競爭中占有主動權。因此,高通的目的是,蘋果停止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iPhone的侵權行為,實現(xiàn)目的方式。第一,要告對地方,高通不可能在美國起訴蘋果,因為中國市場與專利,只有中國有管轄權和專利屬地權。
第二,要告對人,高通不可能在中國告美國蘋果總部,我們管不上。只有中國本土管轄的公司,我們才需要管,據悉,高通本次告的蘋果在分支機構有: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蘋果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及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福州泰禾分公司。第三,找對切入點,涉訴的專利包括調整和重設照片的大小和外觀等兩項,切入點比較小,但對蘋果手機有很大的覆蓋面,影響力大。
福州中院裁決適用于全國,福州中院的裁決結果符合高通預期,但是否適用于全國?第一,地方法院有裁定權,有管轄權,地方法院判決是有法律效力,因此其禁制令在全國范圍有效。第二,福州中院民事裁定所涉產品,是蘋果公司經營范圍內的,第三,蘋果侵權產品iPhone6S至iPhoneX等七款手機,在中國全國銷售,因此,就成為中國市場的整體行為。